巨头承压,扩张放缓!卤味赛道的“中场战事”


赛道承压、巨头求变
卤味大时代,比拼的是“内功”
卤味赛道的新一轮变化,正在悄然上演。
21世纪初期,中国卤味品牌开始呈现头部效应,跑马圈地、广拓市场,各自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商业模型。赶上餐饮资本化浪潮,多个卤味品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,开启新的发展阶段。
2020年,国内卤味鸭脖门店总规模超过10万家,但TOP5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20%,在这个市场背景刺激下,各个品牌继续扩张。
2023年,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卤味市场整体规模达到3000亿元。然而,千亿市场之下,品类竞争激烈,出清明显,再加上理性、务实消费理念的回归,让卤味品牌承压前行,即便是巨头,也不得不思考接下来的变革之路。
一方面,“卤味生意越来越难做”成为共识,头部企业纷纷面临着营收下滑的困境。日前,三大休闲卤制品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也印证了这一事实。卤味巨头们,似乎集体按下“暂停键”,行业正从快速扩张转向平稳发展。
另一方面,在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当下,新老卤味品牌的更替也在提速。如何去匹配、适应甚***领跑新时代的竞争态势,成为卤味企业接下来需要重点发力的“内功”。业内人士分析,目前卤味行业已经进入到了需要进行***升级的节点,企业想要破局,除了结合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之外,练好内功进行门店优化、做好产品创新、完善供应链体系、增强用户黏性都是关键。
从大的方向来看,卤味大时代,开启了“良币驱逐劣币”的淘汰赛,各家头部企业似乎都开启了一场“数字化大逃杀”。比如绝味食品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;煌上煌采用“千城万店”战略的数字化升级,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;而周黑鸭,在半年报中也表示,在门店拓展上不盲目追求数量增长,而是将提升门店质量作为核心目标。同时,“集团将持续强化门店精细化管理,优化单品经营质量”。
后疫情时代,顾客对于“食安”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于“品控透明”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。他们更希望餐饮企业能够打破壁垒,披露更多的品控信息,满足知情权,并吃的更加放心。事实上,餐饮已经进入“可视化、透明化”的明牌时代。据NielsenIQ《透明度趋势2023报告》显示,从2018年到2023年,认为透明度很重要的消费者比例从69%增长到76%,消费者除了“看见”,更希望了解整个供应链的安全保障、食品加工过程。
有84%的消费者,愿意为了标签上的“透明度”支付5%的额外费用。
与此相对应的,是餐饮企业也需要通过更精细化的溯源管理,提高运营效率,降低成本,并对产品的安全销售标准进行全方位把关。
餐饮竞速时代
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
现代管理学***彼得·德鲁克有名言:“效率是做好事情的能力,而效能则是做正确事情的能力。”
这句名言蕴含两层含义,首先,效率强调的是执行力,即如何***地完成既定任务。效率往往和成本控制有密切关联,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,“提效”的另一面,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;其次,效能才是关键,即在众多行动路径中,选择***符合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方向。
2024年上半年,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,市场呈现出行业复苏依旧艰难的局面。
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,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正经历着***的变革和重生。连锁餐饮品牌的竞争,也从跑马圈地进入到“深耕细作”时代,面对未来,数字化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成本,更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、优化管理流程、提升顾客体验从而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。